<span id="1i77v"><output id="1i77v"><nav id="1i77v"></nav></output></span>

    1. <optgroup id="1i77v"></optgroup>

           首 頁     關于我們    蘇鹽要聞    特別報道    行業新聞    工作動態    黨建專題    產品介紹    聯系我們  
        發表日期:2016年8月23日  共瀏覽9936 次     字體顏色:  【字體:放大 正常 縮小】 

      鹽業改革為何堅持專營:食鹽畢竟還是特殊產品



      來自中國經濟導報 記者呂昱江

       前不久,國務院發布了《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本次改革方案中依然以鹽業專營為基礎,主要對鹽業流通體制進行了深化改革。就相關問題,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常健。

       

      改革力度不夠大?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本次方案自2012年開始醞釀,社會上普遍贊同取消鹽業專營,2014年有消息傳出已經定稿了,但此次方案堅持鹽業專營的體制。是否如外界所認為的這個方案改革力度不夠大?常。罕敬胃母锓桨钢幸廊灰喳}業專營為基礎,主要對鹽業流通體制進行了深化改革,雖然外界認為這個方案改革力度不夠大,這正說明鹽業體制改革,關乎千家萬戶,改革方案務求積極穩妥。

      第一,食鹽是關系老百姓身體健康的特殊產品,必須慎重面對。我國大部分地區缺碘,需要通過日常補碘,來防止地方病的蔓延,提升民眾身體健康。多年來我國的食鹽專營體制,對全民健康起到很大作用,功不可沒。取消食鹽專營,食鹽質量一時難以保障,質量監管難度大,有可能會造成地方病反彈,多年功績會毀于一旦。

      第二,維護市場供需相對穩定,保證食鹽供給。我國鹽蘊藏十分豐富,年產量4000萬噸,產能在7200萬噸以上,而食鹽需求量年需800萬噸,產能絕對過剩。鹽業生產門檻低,技術含量不高,食鹽出廠價500/噸,超市售價約合3000/噸,可謂利潤豐厚。取消專營,勢必造成產能無序擴張,從社會資源節約角度來看,這是不經濟的。

       

      價格放開后,食鹽會不會漲價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本次改革方案放開了食鹽流通價格,一旦價格放開后,食鹽會不會漲價? 常。哼@個問題,要從國內食鹽供給背景來看。

      第一,我國食鹽儲量豐富,有充足的原料保證生產和供應,食鹽沒有短缺的可能,市場供應是充足的。我國海岸線長,沿海有許多優良的鹽場,內地含鹽湖泊1500多座,食鹽儲量3266億噸,足夠開采240年。從供給側看,沒有漲價的基礎。

      第二,鹽業流通環節基礎設施完備有效。我國食鹽專營制度完備,包括偏遠地區,都有完備的儲存、銷售渠道,市場供應充足。2011年,日本福島地震引發核危機時,市場形成了食鹽搶購潮,當時中鹽公司發揮食鹽專營的優勢,很快組織貨源,迅速恢復市場供應,食鹽價格基本穩定。此次改革方案明確規定,食鹽企業要保證不少于一個月歷史銷量的庫存儲備,同時還建立了應急處置機制。

      第三,食鹽價格低廉,價格波動對百姓生活影響很小。我國目前人均食鹽消費年均13元人民幣,每個月用于食鹽的消費1.1元,也就是一瓶水的價格。而且食鹽消費量穩定,人們不會因為價格高而少吃鹽,或因價格低而多吃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前中鹽公司出品的每袋3501.50元的普通含碘鹽,已經漲到2.50元,而且市面上很少見到。市面上見得更多的是4.50元一袋的無碘鹽,而且重量只有200克,算下來食鹽價格已經漲了4~5倍,對于普通百姓來講,沒有因這一點點價格波動而抱怨。

      第四,食鹽品種會有所增加,人們選擇的余地也會大大增加。以往市場上見到的只有中鹽公司的含碘鹽,補碘也受地域和人的體質限制,我國沿海地區的食物、空氣和水中,碘含量已經超標,再吃碘鹽,會造成碘過分吸取,同樣不利于身體健康。如果是甲亢患者,就不能再吃碘鹽了。放開市場管制后,不同品種的鹽制品會豐富市場,讓老百姓有更多選擇。


      上一篇:鹽業體制改革的亮點、難點和關鍵點
      下一篇:發改委工信部關于加強改革過渡期食鹽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

       


      avvvv

      <span id="1i77v"><output id="1i77v"><nav id="1i77v"></nav></output></span>

      1. <optgroup id="1i77v"></op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