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標準是對GB5461-1992《食用鹽》的修訂。
本標準非等效采用ΓOCT-13830--1984《食用鹽》。
本標準增加了白度及化學指標按濕基百分數的計算,并針對我國食用鹽生產原料、生產工藝及產品質量狀況規定了衛生指標的限量。
本標準經修訂刪除了普通鹽及粉碎洗滌鹽和日曬鹽的三級品,調整了碘酸鉀、粒度、白度和部分化學成分指標。
本標準從實施之日起,同時代替GB5461-1992。
本標準由國家輕工業局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海湖鹽標準化中心歸口并負責解釋。
本標準起草單位:全國海湖鹽標準化中心、全國井礦鹽標準化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志達、陳素娟、張能君、王志斌、付淑英。
本標準于1985年10月首次發布,于1992年6月第一次修訂,1999年12月第二次修訂。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食用鹽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包裝、標志、運輸、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供食用的精制鹽、粉碎洗滌鹽及日曬鹽。
2 引用標準(略)
3 產品分類
食用鹽為晶體氯化鈉,用于食用。
食用鹽按其生產和加工方法可分為:精制鹽、粉碎洗滌鹽、日曬鹽。
按其等級可分為:優級、一級、二級。
分子式:NaC1
分子量:58.44
4 技術要求
4.1 感官指標:白色、味咸、無異味、無明顯的與鹽無關的外來異物。
4.2 理化指標應符合表一規定:
表一
指標 |
精制鹽 |
粉碎洗滌鹽 |
日曬鹽 |
優級 |
一級 |
二級 |
一級 |
二級 |
一級 |
二級 |
物理指標 |
白度,度≥ |
80 |
75 |
67 |
55 |
55 |
45 |
粒度,%≥ |
0.15-0.85mm |
0.5-2.5mm |
0.5-2.5mm |
1.0-3.5mm |
85 |
80 |
75 |
80 |
85 |
70 |
化學指標
(濕基)% |
氯化鈉≥ |
99.10 |
98.50 |
97.00 |
97.00 |
95.5 |
93.20 |
91.00 |
水分≤ |
0.30 |
0.50 |
0.80 |
2.10 |
3.20 |
5.10 |
6.40 |
水不溶物≤ |
0.05 |
0.10 |
0.20 |
0.10 |
0.20 |
0.10 |
0.20 |
水溶性雜質≤
|
- |
- |
2.00 |
0.80 |
1.10 |
1.60 |
2.40 |
衛生指標
mg/kg |
鉛(以Pb計)≤ |
1.0 |
砷(以As計)≤ |
0.5 |
氟(以F計)≤ |
5.0 |
鋇(以Ba計)≤ |
15.0 |
碘酸鉀 mg/kg |
碘(以I為計) |
35±15(20-50) |
抗結劑 mg/kg |
亞鐵氰化鉀 (以[Fe(CN)6]4-計) ≤ |
10.0 |
此項測定只限于以天然含鋇鹵水為原料制得的食用鹽。 2)對高碘地區居民和不宜食用碘鹽群專供的未加碘食用鹽,其碘含量應小于5mg/kg,包裝應有相應的標注,其他技術指標不變。 ②GB1488規定——碘:碘化鉀食鹽30-70mg;食鹽碘酸鉀34-100mg;碘化鉀中含碘量為76.4%,以元素碘計,碘酸鉀含量為59.63%以元素碘計;食鹽強化量20-60mg/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