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原鹽價格經歷了2007年的低谷以后,2008年整體呈現逐步回升態勢。進入7月以后,國內原鹽價格特別是海鹽價格出現一波快速上漲行情。以山東海王化工為例,6月24日其原鹽出廠價還維持在200元/噸左右,但從6月下旬開始,海鹽價格出現大幅上揚,至7月21日其出廠報價已飆升至380元/噸(含稅),而且還有進一步提價的趨勢。從分地區原鹽市場價格的變動情況來看(圖1),目前國內原鹽市場價格較半年前均有明顯上漲,其中以華北地區的海鹽價格漲幅最為明顯,較年初上漲達50%以上。
1.2供求關系及成本上升拉動原鹽價格
此次原鹽價格大幅上漲雖然有山東、河北等地區由于天氣原因導致海鹽扒鹽期推遲以及降雨過多導致鹵水鹽明顯減產等氣候因素的影響,但正如我們在之前的報告中深度報告)所分析的,原鹽行業與下游純堿以及燒堿行業供求關系失衡才是導致價格上漲的深層次原因。
從原鹽供應面來看,根據原鹽產地的不同,我國原鹽主要可以分為海鹽、井礦鹽、湖鹽,其中海鹽產量占到國內產量的一半以上,湖鹽占比不足10%,其余為井礦鹽。
由于曬制海鹽需要大面積土地作為曬鹽田,雖然通過加大沿海地區地下鹵水資源的利用力度可以降低土地的占用,但地下鹵水本身屬于不可再生資源,而目前我國鹵水曬鹽已占到海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受到鹵水資源量的限制,進一步擴產的潛力已經相當有限,依靠擴大鹽田面積來增加產量則受到有限的土地資源的嚴重制約。以70噸/公頃的年產鹽量計算,每公頃土地用作鹽田的年產值僅在2萬元左右,單位土地GDP產出低下,在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的今天,地方政府批準鹽田擴產項目的意愿不足。事實上,我國原鹽生產用灘涂轉變為經濟區域開發、工業以及海洋養殖業用地的步伐正日益加快,我國原鹽產區的有效鹽田面積正在不斷減少。據全國井礦鹽工業信息中心的相關資料,2007年國內原鹽生產面積比2006年下降5%以上,河北省、遼寧省、山東省等環渤海灣省份已經有較大面積的鹽田轉為經濟區域的開發及養殖業的發展,海鹽的減產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近年我國原鹽產量增速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08年1-5月國內原鹽產量同比增速僅為9.9%,低于2007年全年的10.6%,更低于去年同期的14.4%,也低于同期主要下游行業燒堿和純堿11.4%和14.7%的同比增速。
從需求面來看,原鹽需求量的80%來自于純堿及燒堿行業,兩者幾乎各占40%?紤]到“兩堿”行業2007年及2008年1-5月的產量增速均高于原鹽產量增速(圖3),2008年及2009年“兩堿”行業還將迎來一系列產能擴張,因此2008-2009年國內原鹽市場出現供應緊張的可能性很大,而“兩堿”行業利潤水平處于歷史高位也為原鹽價格的上漲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一旦供應有所緊張,就有可能形成對價格的推動作用,并促使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升。
受供求關系以及煤炭、電力以及運輸成本的上升等因素的支撐,我們認為原鹽價格未來仍有進一步走高的可能性。
1.3原鹽價格上漲對純堿行業上市公司影響程度各不相同
由于純堿價格出現滯脹,因此純堿行業上市公司對原鹽成本上升的自我消化能力決定了其受影響程度的深淺。
各純堿上市公司由于工藝路線以及原鹽自給率的不同,導致其受原鹽成本上升的影響各不相同。從原鹽利用效率方面來看,聯堿法工藝由于利用率高,噸堿鹽耗較氨堿法低大約20%,使得采用聯堿法工藝的上市公司在原鹽價格持續上漲的現階段明顯處于有利位置。綜合各上市公司原鹽需求量以及原鹽自給率情況,我們得出了在原鹽全年均價上漲100元/噸(稅后)的假設條件下對主要純堿上市公司2008年EPS的影響,可以看出原鹽價格上漲對三友化工以及青島堿業的負面影響較大。
由于原鹽、煤炭等生產成本上升的同時純堿價格受下游行業增速放緩以及新增產能投放影響而出現滯脹,我們將純堿行業整體評級由“增持”調低至“中性”。
雙環科技原鹽自給率處于同業中最高水平,并且4季度60萬噸/年原鹽新建裝置的投產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原鹽的自給率,而公司所收購的山西裕豐煤業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煤炭價格上漲對公司帶來的負面影響,遠優于同業的成本控制力使得其業績在高成本時代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我們仍維持對公司的“買入”評級。
山東;在獲得母公司羊口鹽場后,自有原鹽產能達到200萬噸/年,原鹽自給率達到70%左右,而未來東營200萬噸/年鹵鹽工程建成后將使得公司原鹽實現自給有余,下半年公司相對于三友化工以及青島堿業等同業的成本優勢將得以顯現,維持對公司的“增持”評級。
|